2010年3月,中央召開了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對新一輪對口支援工作進行了決策部署。按照部署要求,各支援省市應從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全方位對口支援新疆,優先支援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新疆特色產業發展,根據中央安排,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田市、和田縣、墨玉、洛浦四縣市及兵團農十四師。借著這一歷史機遇,由新疆昌和醫藥有限公司全額獨資投資的和田昌和棗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共投資3000萬元。和田昌和棗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和田紅棗及其他特色經濟林果的種植、生產、加工、科研、銷售于一體的企業。公司地址位于洛浦縣北京工業園區8號地,總用地面積129畝,加工廠占地80畝。其中紅棗及干果加工廠房4000平方米,醫藥現代物流中心8000平方米,辦公區1000平方米、生活區1000平方米。
公司長期以來就在為洛浦縣農產品特別是紅棗產業規模化、集團化而開拓思想、積極探索。公司董事就和田成立“和田地區紅棗協會”經過了深入的探討和積極的籌劃后,將此項報告提交縣委及縣政府主要領導。各主要領導對此項報告都表現出極大的贊成和支持。“協會”一旦成立,洛浦縣的紅棗產業鏈也將形成。產業鏈的形成意味著紅棗從栽苗、嫁接、選品、除蟲、施肥、傳粉、摘果、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了一體化,大大提高了果農種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使紅棗業成為了洛浦縣乃至和田地區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做為援疆招商引資企業,和田昌和棗業有限公司緊抓和田地區地源與資源優勢,充分發揮產業化龍頭企業、扶貧龍頭企業的優勢。利用和田紅棗深加工工藝,進行工業化規模生產。同時全力打造“禾田昌”紅棗的品牌,完善新疆和田紅棗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附加值,促進和田紅棗種植向產業化快速發展。同時采用國內先進技術水平及設備,建立年處理和田紅棗深加工產品3000噸的生產線。
紅棗價格相對穩定,穩中有升是大趨勢,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紅棗價格增長約10倍,但迄今尚未出現大規模積壓,售價穩中有升。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的提高,“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和做法正深入人心并日益流行,棗是藥食同源的絕佳食品。棗類資源的開發利用,特別是大力研究開發適宜于鮮食、初加工、深加工等不同用途的品種,無疑豐富了人們的膳食類型,給棗類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項目建成后,年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利潤2000萬元,上繳稅金500萬元。由于該項目屬于密集勞動型產業,可安排200人至500人的就業,有效地提供就業崗位,減輕地方就業負擔,增加職工個人收入。
和田紅棗具有品質好、藥用價值高的優勢,很適合有計劃、科學合理上規模地進行人工開發。由于和田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合于紅棗生長。因此公司在2008年12月開始在和田洛浦縣山普拉鄉英蘭干村投資5000萬元,開發了一個28000畝的紅棗種植基地,通過種植紅棗改善生態環境,把荒漠變成綠洲,促進洛浦縣民工就業。并使洛浦縣整個紅棗產業能夠進一步規范,更快更好的走出新疆進入全國市場,同時公司提供了供產銷一條線的服務。2010年在援疆“連心橋”項目中,公司在北京豐臺區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疆廳成立了和田紅棗專賣店,此專賣店的成立,是和田地區農果產品唯一進京的橋頭堡和主陣地,和田地委領導和北京市有關領導也親臨現場表示祝賀。通過此事件,展示了企業的新風采,為和田地區企業贏得了一份寶貴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