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食品株式會社(SANYO FOODS CO.,LTD.)是日本最大的速食面生產商之一。公司于1953年作為富士制面株式會社成立。起初母公司主要以生產掛面為主。1958年,公司開發出名為“雞拉面”的速食面,并打開市場。1961年,富士制面更名為三洋食品,公司主要業務為開發,生產和銷售速食面。
1963年,三洋食品首創“飄飄拉面”,并在生產規范化和積極開拓銷售渠道上獲得極大地成功。目前,三洋食品的“札幌一番”品牌在日本國內銷售取得極大成功,是日本市場占有率第二大的速食面廠商。
三洋食品在經歷多次改革后,已經發展成在日本、美國、中國等國家擁有八家制面工廠、一家專業湯料制造廠和一家米餅制造的世界型食品集團。
1995年,三洋食品看好中國市場,與丸紅商事和中國本土企業大連三發糧食集團共同合資成立大連三洋食品公司,開始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然而到1998年,三洋食品便從中國市場撤出。為何短短的三年內,三洋食品決定從中國撤出呢?三洋食品之所以會從中國市場撤出是因為在中國速食面市場的日本品牌形象并不是最重要的,口味才是決定一切的勝負所在。而三洋食品無法制造出符合中國口味的速食面,因此不受中國市場的歡迎,最終被迫退出中國市場。這次失敗使得三洋食品改變經營中國市場的策略,1999年,三洋食品決定參股頂益控股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并與臺灣頂新集團共同合資經營,形成策略聯盟關系。
1996年,頂新集團所屬的頂益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就挾帶中國速食面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氣勢。頂益控股在中國快速地發展市場,從速食面跨足到飲料和糕餅等,并進入零售業。
1998年,頂新集團收購臺灣味全公司,希望結合雙方的優勢,在商品開發,生產和供給上進行合作,并共同進入中國市場。然而當時市場上皆不看好這項并購案,使得味全股票應聲大跌,頂新集團瞬間陷入財務危機中,加之受到1997金融風暴的影響下,以及臺灣陷入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中,導致頂新集團要拋售手上不動產來度過危機,最后頂新集團被迫尋求外界資金支援。